全国空降同城服务88元_怎么联系400块的快餐,同城空降软件,同城空降官方网站入口

中国青年网

第一书记网

首页 >> 要闻聚焦栏目 >> 正文

河南商丘虞城李红领:驻村十年扎根沃土

发稿时间:2025-08-30 08:42:00 来源: 大象新闻

  “现在,我们村干部工作热情高了,村民致富信心足了,生活环境也美了,村集体经济收入又有了新的突破,这得感谢李书记和驻村工作队??!”近日,在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谷熟镇朱阁村,说起村里的变化,该村党支部书记杨俊生深有感触地说。

  杨俊生口中的“李书记”,是虞城县城市管理局驻朱阁村第一书记李红领。

  2015年7月,李红领受虞城县城市管理局选派到朱阁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。10年来,朱阁村村容村貌发生了很大变化,村庄修通了幸福路,村民精神气足了,特色产业带动了村民稳定增收,村民的腰包更鼓了,日子变得更好了。

  坚持党建引领 实现村庄美丽蜕变

  朱阁村位于谷熟镇政府南1.5公里,现有人口1660人,耕地1780亩,下辖朱阁、赵庄、陈庄、李庄4个自然村,6个村民组,共产党员31名。

  李红领来到朱阁村后,为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,他从村党支部基础设施建设、入户遍访全村村民着手,及时了解、掌握朱阁村村情概况、91户贫困户家庭致贫原因和家庭成员的基本信息等情况。10年前,朱阁村是一个基层党支部软弱涣散村,基础设施较差,村室、卫生所、文化广场等基本没有,村路以前是泥坑,走路、通车都极其不方便,晴天一身土,雨天一身泥。

  “以前,这条路就是泥坑,走路、通车都极其不方便。时隔几个月的施工,村路修好了,不仅人车分流,而且还有宽阔的场地和敞亮的路灯。孩子上学,老人散步,在村文化广场健身都方便多了,李红领真是为俺村办了一件大好事啊!”朱阁村村民杨明伦说。

  2019年1月份以来,李红领联系商丘市农林科学院、虞城县农业农村局、虞城县科技局等部门,派出农业技术专家多次到朱阁村为村民们讲解农作物种植知识;开展“强化技能培训、拓宽致富门路”培训,通过培训赋能,朱阁村涌现出一批致富能手,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打下坚实的基础。

  李红领参与了朱阁村“两委”召开的“把党的温暖送到老兵心中,朱阁村迎‘八一’退役军人座谈会”“朱阁村党群代表共谋乡村发展座谈会”,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,聚力打造乡村特色产业,创造乐业宜居的美丽村庄。

  李红领招募组建了拥有31名成员的“朱阁村创新志愿者”团队,安排5名共产党员讲党课,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,推动了乡村振兴建设和乡村治理融合全面发展,促进了乡村产业、人才、文化、生态、组织振兴发展,拓宽了村民增收致富渠道,改善了村民生产生活条件,缩小了城乡发展差距,为乡村振兴谱新篇。

  朱阁村常态化开展文明家庭创建活动,每年对优秀共产党员、好公婆、好媳妇、“十星卫生户”等进行表彰。朱阁村“两委”开办“以孝治家大食堂”,每周为全村80岁以上的老人提供免费午餐,为当月过生日的老人定制生日蛋糕。

  在李红领和朱阁村“两委”的共同努力下,朱阁村先后荣获“河南省卫生村”“虞城县脱贫攻坚先进行政村”“虞城县人居环境先进村”“虞城县先进基层党组织”“虞城县文明村”等荣誉称号。李红领多次荣获“商丘市优秀驻村第一书记”“虞城县优秀驻村第一书记”等荣誉称号。

  推动城乡融合打造乡村振兴“虞城样板”

  “以前,村里都是土路,一下雨又湿又滑,稍不注意都有可能滑倒,哪像现在……”84岁的赵新礼和79岁的毕广芝老两口饭后总喜欢在朱阁村里走一走、逛一逛。说起村路的变化,二人喜悦之情溢于言表。

  回想十年前,时任虞城县城市管理局环卫二大队大队长李红领,积极报名参加脱贫攻坚工作,担任朱阁村驻村第一书记。离开环卫队员的岗位,来到了朱阁村。呈现在他眼前的是:村里的道路崎岖不平,村容村貌相对落后,村室破败不堪,没有像样的办公场所;村集体经济收入相对较低。面对如此条件和艰巨任务,李红领并没有被眼前的工作环境所吓倒。他心想:既然局党组派遣到朱阁村驻村,一定用心实干,一定要改变村容村貌。他暗暗下定决心:如果村庄面貌未能改变,绝不离开。就凭这样的初心和使命,他主动放弃任期满轮换的机会,一干就是十年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就是他这种用心实干的精神,让一个村庄焕然一新。

  据李红领回忆,原来的朱阁村活动室十分破旧,室内设施极其简陋。为此,李红领心想:一定要改善办公环境,给村民提供一个舒适、方便的办事环境。于是,他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争取项目资金,先后修建了村室、卫生室、文化活动室、帮扶车间、乡村大舞台、文化大广场等,配备了办公桌椅、电脑、空调等,完善了功能配套设施。

  每到节假日,很多返乡的村民都来到新活动室健健身、打打球、读读书、唱唱歌等,小朋友在村文化广场尽情玩耍。通过活动阵地建设,不仅方便了村民办事与休闲,而且丰富了村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;不仅摘掉了物质上的贫困,还消除了村民们精神上的贫困,真正打通了服务村民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
  2020年5月,李红领还向该县城市管理局领导申请了帮扶资金,对朱阁村兜底户、监测户等17户重点户的居住环境,从院落、院墙的修补进行了改造提升。如今,朱阁村家家户户都修通了水泥路,房前屋后干干净净。午后的朱阁村,村民三五结群在村落散步,好不惬意。

  “以前,村里有很多处荒地,杂草丛生,村民无处落脚?!敝旄蟠宕迕裱羁】?,“现在,村庄环境比以前好多了,村民们的生活越来越幸福了?!?/p>

  此外,在2022年9月,李红领还帮助朱阁村村民徐春荣、胡素其、张秀云办理了残疾证明,多次与县残联联系,并请来残疾人鉴定人员到朱阁村为她们三人做了残疾人鉴定,并帮助他们办理了残疾证。

  发展特色产业 壮大村集体经济

  “村里妇女多,我和村‘两委’人员引进服装加工车间,把车间建在家门口,村民挣钱不用往外走,在家既可以照顾老人,也可以照顾孩子。村民在服装加工车间务工,从而增加其家庭收入?!崩詈炝旖樯堋?/p>

  近年来,李红领和朱阁村“两委”把特色产业作为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,因地制宜全面发展,一条条生产线开足马力,一名名工人干劲十足,各产业车间争分夺秒赶订单,千方百计抓生产,生产不停、节奏不减,走出了一条“村美、业强、民富”的新路子。如今,村里有了产业支撑,有力地解决了村民增收问题,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  “以前,俺在外地务工,离家远。现在,俺返乡后来到车间务工,每月能领到3000元左右的工资?!敝旄蟠宕迕窭钚佬涝诖悍绲靡夥渭庸こ导渌担俺导浞⒄?,关键是人才。现在,车间里缝纫工、裁剪工、设计师、质量检测员等专业人才很多。”

  目前,朱阁村建设有300千瓦光伏电站、“汤都红谷”酿酒厂、恒美道具厂、春风得意服饰加工车间、聚仁纺织加工车间,每年村集体经济收入20万多元,这些车间不仅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,还带动了180余名村民就业,带动帮扶效果良好。

  据了解,李红领多方想法,在2024年12月份又向上级相关部门申请了项目资金300万元,继续打造朱阁村经济发展和人居环境建设,在村工业用地内建造一处2000平方米的产业车间,预计2025年底可以落地并投入使用。

  如今的朱阁村,村路宽敞,基础设施齐全,村民们的日子好了,精神面貌焕然一新。今后,朱阁村“两委”将大力发展特色产业,以激活村集体经济拓宽村民增收路径,助力村民增收和乡村全面振兴。同时,朱阁村将在现有的基础上扩大特色产业规模,让特色产业成为富民强村的大产业,让村集体强起来,让村民的小日子美起来,为乡村全面振兴不断注入新动能。

责任编辑:李晨